美国的弹药生产线,缺少稀有金属锑,而中国储量是最多的
近些年来,在军事方面,美国可以说一直是公认的“第一”。不过,就算这样也是存在短板的。在弹药生产的供应链上,居然一直“依赖”我们国家提供的一种材料,而且目前还没找到替代品,直接自爆说以后存在被“卡脖子”的风险。这是真的假的,难道说我们也能“拿捏”他们一下了吗?
(资料图片)
其实美国如果消停待着的话,也不会有弹药“库存不足”这种问题,但是可惜,他们好像就是喜欢到处“搅浑水”,给自己找点事儿干。随着支援力度的不断加大,他们终于发现不对劲了。这不是“败家子”吗,一周的量一天就咔咔全给用完了,差点都供不上趟。
为了保证自己的库存量,他们只好加大马力开始生产,但是竟然又出了问题。根据他们的说法,在生产弹药的环节上,有一种关键的矿物金属——锑,几乎完全要从我们国家进口,而且目前他们还没找到替代品。
锑对他们的军工行业来说有多重要呢,小到红外夜视设备、探测设备,大到穿甲弹、爆炸物甚至是核武,都是必不可少的。可以说,一旦缺少了这种稀有金属,他们的军队可能就会变成聋子和瞎子,甚至连战斗能力也会下降。
不过,这么重要的战略物资,他们国内难道连一点资源都没有吗?
锑是目前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,排在稀土战略储备清单的首位,各个国家都很重视,能买到的时候、不管花多大价钱,都会多买一点储存起来。除了锑以外,还包括钛、钨、钴等稀有金属,根据美国的说法,如果再不采取措施,到2025年的时候,他们储备的这类资源就要用完了。
也就是说,如果再想不到办法的话,那么之前从我们这儿买的“囤货”,在2年内就会用光。到时候别管他们研究的武器装备有多先进,可能都会无法批量生产,甚至有些已经造出来的,还可能因为无法使用而变成一堆废铁。
目前,在全球锑矿产量的排名中,我们位居榜首,第二名是俄罗斯。从储量上来看,我们也是排在首位的,差不多占了全球储量的三分之一。而美国在这方面就比较惨了,常年依赖从国外进口。
这对他们来说,就像一颗“定时炸弹”一样。但是在以前,他们从来没发现这事会这么严重。如今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了,他们才后知后觉地知道着急了。这么急迫的问题,当然得早点解决,所以他们首先采取的做法,竟然是想要“回收废旧电池”?突然有点回收二手破烂那味儿了。
这么做当然是因为电池里含有锑,只不过这电池,也是从我们国家或者俄罗斯买来的,而且这做法真能解决问题吗?而面对这种情况,作为产量和储量都位居世界第一的我们,也该考虑一下,如何使用才能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价值。还有,卖或者不卖,对我们来说又会有什么影响。
锑被称为“工业味精”,其他金属都是热胀冷缩,只有它是热缩冷涨,所以用在弹头里特别合适。不过子弹是消耗品,锑却是不可再生资源,目前地球上总共也就150多万吨。那么,难免就会让人想起“稀土之痛”。
一旦“切断”了对美国的锑供应,他们的库存可能只够用到2025年。虽然美国在2020年的时候公开说,他们的境内已经没有锑矿了,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储量了,只不过是守着不挖而已。
不得不说,这种做法确实很精明,他们想的是先从别人那儿买,都买光了以后,自己家的就成了独一份,到时候还不是随便“拿捏”别人。对于这种情况,我们当然不会任其发展。早在2009年,我们就对锑矿的开采进行了管控。2016年,把锑列入了战略性矿产目录中,保护起来。
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方面实力的增强,也在对战略资源的出口进行管理,防止出现贱卖或者过量出售的情况,其实也是为了避免“稀土之痛”的再次出现。“中东有石油,中国有稀土”这话,听起来像是在说我们的稀土资源有多丰富,但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种警示、一种提醒,这种情况不应该再出现。
而有些国家对我们的这种做法,却非常不满,毕竟是买不着那么多的资源有点急了,所以就污蔑我们,是在卡他们的脖子,从而变相地“支援”俄罗斯。面对这种言论,只能说什么样的人,就会有什么样的想法。
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,只有手里握着这些重要资源,不轻易被别人“卡脖子”,才能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。不过,我们也不能太依赖这些,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。
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?欢迎把看法发表在评论区,最后别忘了点个赞和关注。
(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侵删。)
声明: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联系删除。
标签: 稀有金属

